記一下2020/11/09去上了好不容易報到名的熟人性侵防治志工培訓的感想。整天的課程滿滿是收穫、驚訝、心疼、療癒。雖然最初是因為對小女荳王操作蝴蝶朵朵繪本覺得太沉重,想要了解如何對幼兒操作。但也期許,若有機會也可以進入社區或小團體做預防性的操作。
在防治工作經驗豐富的講師引導下,才知道別說性侵了,可能連性騷擾對被害者來說都無法直接指著犯人說「你對我做了壞事」!大多的人避諱所以不談,甚至擔心被貼上標籤。被害者的時候是難以啟齒,有的會懷疑自己「這樣算是性騷擾(或性侵)嗎」,甚至是擔心被當作是自己的錯!課程中講師讓學員互相分享,現場30多位女性沒有一位是沒有被騷擾過的,而這樣的分享也可能是第一次。登愣,這是否都發生過在你我身上呢?即便我們成為大人,在認知及言語描述上並無困難,但我們卻也不知道如何說出或是定義,那對幼兒來說是不是更難?幼兒端最常發生的就是加害者以「你說出去就是壞孩子」、「你說出去爸爸媽媽就會發生危險」來混淆孩子的對是非的認知。現場看到有通報或是被之道的數據很是驚人,但那些沒有被發現的黑數,到底有多少呢?
幼兒的性侵防治,絕對不是靠幾本繪本就能教會小孩的,這些情境是他/她未曾接觸也難以理解的!她/他要怎麼知道「我覺得不舒服,因為我被性騷擾了」、「原來我被性侵了」?大人能做的,就是讓防護網更縝密。除了發現與救出,在家庭教育裡更要帶給正確的觀念,以減少「加害者」、「被害者」的產生。
然後,不要仰賴學校性教育,不是老師不願意教,而是"恐龍父母滲入"讓很多立意良善或是必要的課程無法啟動。老師們難為,學校也只能開安全範圍內的課程。這讓我想起十年前我讓孩子認識自己身體器官,還讓他們畫了(我還改了600多張性器官圖)…突然慶幸我沒遇到"客訴",不然當時我可能被解雇了吧我哈哈哈…
附上幾本講師推薦也操作過的繪本~

我的小弟弟和你的小妹妹~不同的膚色也讓孩子了解這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種族

這本書比較貼近真實事件的結果

教孩子尊重自己、保護自己、沒有任何人可以碰觸你的身體

情緒繪本的引導


